乙型肝炎的危害及预防
发布人:xyy  发布时间:2016-10-22   浏览次数:26

病毒型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一起的疾病,具有传染性强,发病率高的特点,呈世界性分布,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。由于其具有“健康”带毒和慢性化过程的特点,在人群中不易被控制而蔓延成世界传播的疾病,是世界范畴的社会性公共卫生问题。

1   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:乙型肝炎成世界性分布,在亚洲、非洲流行甚广,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均为高发区。据估计,全世界现有乙型肝炎病毒(HBV)的携带者3.5亿,其中我国约为1.2亿。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,其病毒感染率随年龄而增高。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第一位。据1992~1995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,HBV感染率为57.6%,乙肝携带者为9.8%6.9亿人已感染过HBV,其中1.2亿人为携带者。故我国将乙型肝炎列为防治重点。

2   乙型肝炎的严重危害:感染HBV后,除可以引起急性肝炎外,还可以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、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。HBV携带者中35%将进展为慢活肝,这35%的慢活肝患者中有68%将演变为肝硬化。19832WHO就明确提出,80%的肝细胞癌的病因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。在全球所有肿瘤成因中,由HBV引起者仅次于烟草,占第二位,在乙肝高发区总死亡人中,估计有3%的死因归于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,每年有75万人死于与HBV感染有关的肝癌。预测1985年在乙肝高发区出生的1.22亿婴儿中将有130万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疾病。乙肝病毒携带者无法从事食品、幼教、药品等工作。

3  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

3.1母婴转播:

1)宫内传播: HBV可经卵子带给下一代,并且母血、羊水等含有大量的HBV。部分胎儿在宫内感染后处于一种“潜隐状态”,仅仅表现为肝胎HBVDNA阳性,用常规的血清方法监测不到HBV感染的标志,胎儿出生后,随着组织细胞发育成熟,潜伏的HBV开始大量复制和表达,在外周血中即可检测到感染指标。

2         分娩过程中感染:母体阴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HBV,在分娩过程中可感染给新生儿。

3         产后感染:在哺乳喂养过程中,母亲和婴儿的密切接触,通过乳汁、唾液污染,将HBV传播给婴儿。母婴传播后95%可成慢性携带者。

3.2性传播:HBV可经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精液等传播。目前,除了从人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得到证实外,还从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唾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月经血、汗液等分泌物中检出了HBsAgSCOTT等用含HBsAg精液经阴道成功的感染了长臂猿,这为HBV性行为传播提供了实验依据。国内近几年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发现:HBsAg携带者对其配偶有传播作用,其水平传播率为18.75%,而且HBsAg滴度高者或乙肝患者的配偶,HBV感染率也高。

3.3经血液传播HBV可经血液、血液制品传播。经常使用血液制品或接受输血治疗的人HBsAg阳性率高。乙肝对医务人员的危害性也有不少报道,并认为其HBV感染率与接触血液频率及HBsAg